年幼時喜歡蹲在年邁的長輩身傍聽故事……,時光飛逝,現在也到了自己講故事的時候……
最近在網上看到的一位茶友說:「一杯茶救了他一命……」,我大概明白他的意思,也深表認同。
想起自己半途出家,人到中年才研習中醫,卻發現現代的中醫無論教學與水準,已是極為低下失效,所謂推廣中醫藥更似是政治正確、復興或維持傳統文化的無力無效裝飾而已……
要真正了解傳統中醫學術只能回到原典、過去數千年的中醫典籍便似是唯一的依據……
想起孤身在外實習與迷失在浩瀚的傳統典籍裡尋找的歲月,一杯好茶便似是唯一的慰藉,帶來一絲希望,令人可以抖擻精神,繼續上路……
幸運的是在世紀前後仍能以合理價錢買到優質的傳統茶葉。但隨著美元濫發、全球貨幣泛濫,茶葉成為被推廣與炒作的工具之一,傳統的茶葉炮製工藝被放棄與湮沒,2010年不到,自小習慣飲用的傳統茶葉已然在市場上消失……
如果是晚數年才研習中醫,那便不會有好茶作為陪伴與慰藉,在學習過程中得個入處似會是更渺茫與更艱辛……
「禪茶一味」,出家人喝茶品茗;經濟政治原因以外、古今人們出家都是想擺脫俗世生活的挫折傷痛,但挫折傷痛的印記不會因為出家而消失;佛家空觀思想與坐禪鍛煉是能改變身心,令修行者逐漸了解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並能逐漸放捨俗世傷痛的執著;坐禪、禪定是其中必修的鍛煉,修行者需長時間靜坐、觀察身心的變化而不為所動,成功開悟者最終身心証悟得到解脫。
修行並非人人都能成功,時間長短亦因人而異;有人會剎那開悟,有人努力一生、至死也得不到個入處……。無論如何、修行者都會義無返顧、一路向前……茶便能在靜坐終日、身心困頓時、為修行者舒解困倦,抖擻精神,從新上路。
聰明才智與開悟與否並無必然關系,北宋名人 蘇軾 精通詩詞文章書畫各項,被人們視為古今小有的天才,蘇軾 亦醉心研究 佛教禪學,於佛教義理是說得頭頭是道,卻似是缺乏實際禪定修煉,結果是可以說得天花亂墜,但身心的即時反應卻並不能一致。
蘇軾的俸祿肩負著一家的生活重擔,但性格卻不是可以左右逢源、長袖善舞的成功政治人物;仕途起伏跌蕩,並不順利,只能隱忍。
蘇軾 並非茶道中人,饞嘴好吃也似是在失意之中,尋找一些慰藉與盼望,令自己能好好從新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