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生堂 中醫診所

本生堂 中醫診所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一碗餐蛋麵

小時候覺得頑固的世界不會改變,食物美味也因為不會改變而變得不太值得珍惜……,隨著日漸長大,才猛然醒覺自己實在錯得很厲害,很離譜;世界無時無刻都在急促變化之中……



現在強國一艘 055 導彈驅逐艦武力強大到可以迫退美賊的航空母艦戰鬥群,這是不太久前難以想像的。







老百姓日常食物價錢數十年來似沒有像樓價急劇飛升,但質量卻是急速下墜與變得難以下嚥……。雞鴨鵝、豬牛羊、魚蝦蟹……的味道變得陌生與難吃……,中國人數千年來的主食、米飯與以往的也大大不同,大大不如……;食肆用的似是質量極差、甚至是基因種植的大米……,現在的麵包已沒有以前的小麥香氣……

以往的滷水店燒臘店的出品用的都是自然飼養的活宰家禽,質量都不會太差,但現在已完全改用冰鮮或急凍的、藥物催長的工業化飼養家禽,味道感覺是大大的變異與變差……現在的蝦餃已不會有筍粒做餡……





以前覺得“上館子”、飲宴是口福、是樂趣;現在的公價人情因通脹急增,但筵席的食物質素卻是差到難以想像……

對於升斗草根小市民,也有一些是變好的,如 手機、電腦的性能…,西瓜 與 荔枝 的種植近年似有大突破、味道質量種類價錢都能令小市民喜悅……,長者居然可以「兩蚊雞」乘交通工具……

以往感覺在校園裡是男多女小,尤其在數理化科學工程科目方面的女生更是罕見,更不要說稍具姿色的……,但近數十年人口男女比例似已逆轉,校園內女生比例已超越男生……

記得讀書時候、有位快要畢業的師兄,與一位稍具姿色的師姐出雙入對,惹來不小羨慕目光;人們都認為這師兄是學業人生順利美好的人,畢業後會很輕易找到工作、兩人會結婚生子,然後過美好幸福的生活……



但天意弄人、忽然間這師兄受到一些感染發病、脊髓神經因而受損,下肢從此不能活動,要用雙拐杖……,從中醫角度似是外感入裡引起的變症……

這師姐很快便提出分手……

後來這師兄畢業了,還順利入職一份穩定薪優福利良好舒適、可以終老的工作,還與一位圓潤平實的女子結婚了,但已沒有了在校園內經常眉開眼笑的面容……

談到遭逢劇變之後想過自殺……,有一次家人煮了一碗他喜歡的餐蛋麵給他,他覺得很好味……令他重拾生趣……,他決定活下去……

後來他參加了「內觀」、靜坐的訓練……令他可以逐漸放下以往的傷痛……






我不太喜歡餐蛋麵。鮑參翅肚、筵席美食以外、只喜歡我 母親大人 的烹調。如果遭逢劫難,沒有 母親大人 與 她的家常烹調 陪伴……恐怕是難以翻身……



大音樂家 馬勒 似也有過 翻身、重生的盼望……,他的第二交響曲、標題「復活」,令人一聽再聽……

''Resurrection'' 

(reference recording: Otto Klemperer, Bayerischen Rundfunks)









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農耕文明,資本主義,虎媽教育

覺今是而昨非……


年少時覺得 資本主義、‘自由民主’ 社會制度是理想的,後來才發現 ‘資本’ 天性瘋狂逐利、會演變成隱蔽龐大的邪惡力量、操控社會、政治、經濟、選舉、傳媒、輿論、戰爭……、民生各項;表面冠冕堂皇宣揚‘民主自由’……背地裡不擇手段、殺人放火、散播謠言……到處顛覆政權、發動戰爭、視人命如草芥……,奴役絕大部份人口、割大眾市民韭菜……

年少時覺得 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不切實際與難以操作的空想……,但原來計劃經濟引入市場機制……是有可能建立一個相對均富、公平和諧的進步社會……



四大文明中只有 中華文明 經歷五千年至今沒有中斷,近代研究發現與河流的流向很有關係,孕育其中三大文明的河流都是或近似南北流向,經歷不同的緯度形成不同的農業文化圈,形成不同的生活文化習慣,容易引起矛盾糾紛甚至戰爭與毀滅……,只有黃河長江是東西流向……,是同一緯道,同一的農業文化群……,容易形成合力發展…

兩千多年前中華大地已有較先進的鑄鐵冶煉技術製造農具,懂得回收糞便作農肥……較先進合理的農田管理……,土地耕作的回報率可高達 1:20。

歐洲在工業革命以前,農業技術遠遠落後,沒有回收糞便作肥料……整個歐洲像個大糞坑……,土地耕作的回報率只有約 1:2……,並沒有個別地區能積蓄力量與人口統一歐洲……

對比,日本是在中國魏晉南北朝戰亂時,大量大陸移民將鐵器鑄煉與先進的稻米種植技術引入……,並導至後來的統一。



直到工業革命以前,儘管只是農耕文明,中國是全世界最先進最文明的國家……。農耕文明對人最深刻的磨練是耐性,要順應自然,順應天時地利……,漫長的等待,細心的照料……,不能揠苗助長,心急拔苗助其生長只會造成破壞與死亡……

對幼兒的教育亦是同樣道理,照顧自己與人溝通相處的基本教育,猶如種植時準備好適當的環境,土壤,讓種子可以發展本性,茁壯成長……



但現代競爭激烈的功利資本主義社會裡,人們易有錯覺需要努力爭取名利成就……,虎媽教育 便是要贏在起跑線,罔顧幼兒的身心狀態,努力訓練向不同的目標邁進……,猶如農夫揠苗助長……,結果常是事倍功半……更多是勞而無功,改寫了孩子可以開心愉快自然發展的一生,甚至是毀了孩子的一生……



强國近年推出取締補習課之類的政策是值得稱讚的,目標也是避免兒童被過度學習與訓練……,摧毀人人本具的好奇心與創造力……,現在國與國的競爭已是科技與人才的競爭,怎樣高效培養優良的人力資源是重要的課題。

愚蠢與害人的 虎媽教育 應該要落幕了。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十面埋伏,虎媽教育

楚漢相爭項羽劉邦 的爭鬥,雖然最後項羽失敗了,但二千年來,人們的評論似是對項羽感到懷念與可惜多些。

項羽(前232-前202)、劉邦(前256-前195),公元前 209/208 年 起義反秦時、劉邦已是 48 歲,項羽只有 24 歲。在那個年代、平均壽命不到 50 歲,48 歲已算年老長者。



中國古代的教育相比現代的「虎媽教育」完全不同,似是合理、平和自然、開心高效得多。教育兒童早期是「灑掃庭廚」、「與人應對」……,其實是教導孩童照顧自己、與別人相處的能力……,這些最基本之後、才是「行有餘力,習文…」,才是按照性向,修習不同的學問……。

結果很多在年少時已能按照自己的性向「野蠻生長」,成為「參天大樹」,如三國時期的 諸葛亮、孫策、孫權、周瑜……,都是年紀輕輕,便有出色的表現。

現在日本的國民幼兒教育頗受中國古代教育影響,10 歲以下沒有功課作業,學習都是通過遊戲,包括學習照顧自己、與他人相處。中國古代傳統的「琴棋書畫」仍然受到很大重視並有系統的傳承,傳統的書法教學得到很大重視。

書法並不是寫字好看而已,而是能訓練學習者收斂神氣、凝神定志……,從而能更容易遇大事而波瀾不驚…、專心致志…、能更好地按自己的性向「野蠻生長」,並能更大機會成為「參天大樹」……。在古代是要書法不太差的才能當官。

「虎媽教育」卻是以虛榮的錯覺與幻象作為目標,強迫幼兒向這些目標發展……,如鋼琴家、音樂家、駕駛帆船、跆拳道、游泳、各項運動……,罔顧幼兒的性向、意願與身心狀態……。

見過很多幼兒的學習訓練時間表密密麻麻,比在職的成年人更忙……,這需要投放鉅資……,亦摧毀了幼兒的獨處與自發玩樂時間、更摧毀了最重要的好奇心與探索事物的本能……。

就算原來是有音樂天賦的、在不是出自內心自然自發的「野蠻生長」,而是強加不當的摧谷訓練,好樹苗亦會被扭曲成為小盆栽,而不是自然成長的「參天大樹」、成為大音樂家。

人都會有多方面的才能、到底是向那一方面發展、科學、文學、音樂、運動……,其實更應該順應自然、按自身的性向、際遇……發展,才有可能快樂生活、「野蠻生長」,成為「參天大樹」。教育幼兒照顧自己、與別人相處,才是最重要的基礎

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小時了了」,是成年或後期才會厚積薄發、有所成就、有所表現。現代的「虎媽教育」卻是要「贏在起跑線」,在一開始便是主觀強加的密集訓練、摧毀幼兒的身心好奇心。

例如「公文式」的機械白痴訓練,毒害幼兒,完全是出自沒「安全感」的錯誤出發點。

沒「安全感」、「贏在起跑線」、「虎媽教育」……不可能發展出優美動人吸引的琵琶音樂……

「好玩」、有趣、動人……的 琵琶古典 中講述 楚漢相爭 的有「霸王卸甲」與「十面埋伏」,更多人知道的是「十面埋伏」,是講述 劉邦 十面埋伏、戰勝 項羽。

我個人是喜歡「霸王卸甲」多些。











楚漢相爭古曲之外,還有一首年輕的音樂家 章紅艷 的精彩獨奏 彝族舞曲



百聽不厭。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霸王卸甲,琵琶古曲

最喜歡的中國樂器是 琵琶,琵琶 的經典古典曲目很多都是過去數百年、經不同流派、不同的大師們不斷修改精鍊……然後流傳至今。





感覺 琵琶 不是容易學習與取得成就的樂器,只有心中對琵琶有無比的熱情與渴望、後天有足夠的身體條件、再能因緣際會碰到好的師資……才有可能「野蠻生長」、成為「參天大樹」、成為新一代的大師



傳統曲目中、講述 楚漢相爭、項羽兵敗的「霸王卸甲」、是最喜歡的曲目、也是琵琶演奏家要成為大師、需要逾越的一座高山,喜歡的相關視頻有如下:

劉德海 與其它的 精彩獨奏:



















還有很多上載不了的,希望以後有機會再上載,與琵琶相關的還有動聽的女聲獨唱「王昭君」:




2024年4月14日 星期日

片頭片尾曲

隨著國內改革開放,經濟高速發展,國內的影視行業亦發展迅速,熱門受歡迎的電視劇播放率收視率動輒過億,景氣好資金泛濫的年月更會有大投資大製作,我也有幸在熱播之後、好奇看過一些,中華大地真的是能人輩出,製作水準之高實在是無話可說,其中有些片頭或片尾曲更是優美動人、百聽不厭。





印像深刻的有如下:

2010 年的鉅作【紅樓夢】林申 的《飛鳥各投林》:

飛鳥各投林 - 林申 為官的家業凋零 富貴的金銀散盡 有恩的死裡逃生 無情的分明報應 欠命的命已還 欠淚的淚已盡 冤冤相報實非輕 分離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問前生 老來富貴也真僥倖 看破的遁入空門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欲知命短問前生 老來富貴也真僥倖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2006年 講晉商的熱播劇【喬家大院】、譚晶的《遠情》:





毛阿敏《英雄》、2010 電視劇【鹿鼎记】片尾曲(张一山版):



多年前【水滸傳】的主題曲、劉歡 的《好漢歌》:




應該還有很多,但年紀大了,記性也差了……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一杯好茶

年幼時喜歡蹲在年邁的長輩身傍聽故事……,時光飛逝,現在也到了自己講故事的時候……



最近在網上看到的一位茶友說:「一杯茶救了他一命……」,我大概明白他的意思,也深表認同。



想起自己半途出家,人到中年才研習中醫,卻發現現代的中醫無論教學與水準,已是極為低下失效,所謂推廣中醫藥更似是政治正確、復興或維持傳統文化的無力無效裝飾而已……

要真正了解傳統中醫學術只能回到原典、過去數千年的中醫典籍便似是唯一的依據……

想起孤身在外實習與迷失在浩瀚的傳統典籍裡尋找的歲月,一杯好茶便似是唯一的慰藉,帶來一絲希望,令人可以抖擻精神,繼續上路……



幸運的是在世紀前後仍能以合理價錢買到優質的傳統茶葉。但隨著美元濫發、全球貨幣泛濫,茶葉成為被推廣與炒作的工具之一,傳統的茶葉炮製工藝被放棄與湮沒,2010年不到,自小習慣飲用的傳統茶葉已然在市場上消失……

如果是晚數年才研習中醫,那便不會有好茶作為陪伴與慰藉,在學習過程中得個入處似會是更渺茫與更艱辛……



「禪茶一味」,出家人喝茶品茗;經濟政治原因以外、古今人們出家都是想擺脫俗世生活的挫折傷痛,但挫折傷痛的印記不會因為出家而消失;佛家空觀思想與坐禪鍛煉是能改變身心,令修行者逐漸了解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並能逐漸放捨俗世傷痛的執著;坐禪、禪定是其中必修的鍛煉,修行者需長時間靜坐、觀察身心的變化而不為所動,成功開悟者最終身心証悟得到解脫。

修行並非人人都能成功,時間長短亦因人而異;有人會剎那開悟,有人努力一生、至死也得不到個入處……。無論如何、修行者都會義無返顧、一路向前……茶便能在靜坐終日、身心困頓時、為修行者舒解困倦,抖擻精神,從新上路。



聰明才智與開悟與否並無必然關系,北宋名人 蘇軾 精通詩詞文章書畫各項,被人們視為古今小有的天才,蘇軾 亦醉心研究 佛教禪學,於佛教義理是說得頭頭是道,卻似是缺乏實際禪定修煉,結果是可以說得天花亂墜,但身心的即時反應卻並不能一致。



蘇軾的俸祿肩負著一家的生活重擔,但性格卻不是可以左右逢源、長袖善舞的成功政治人物;仕途起伏跌蕩,並不順利,只能隱忍。



蘇軾 並非茶道中人,饞嘴好吃也似是在失意之中,尋找一些慰藉與盼望,令自己能好好從新上路。



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

江城子、王弗

近年國產古裝劇發展蓬勃,劇本無可避免會截取一些歷史片段或人物人名加以改造創作。像一兩年前的熱播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名出自北宋大詞人 李清照 的詞作《如夢令》,背境也是選在北宋時期,有間接隱晦提到「蘇學士」「范學士」(應是指北宋名人 蘇軾 與 范仲淹)。劇中選角恰當、演出精彩。



劇中女主角 是妾侍所生,其父的正室妻子名 王若弗、由實力派演員 劉琳 演出,大獲好評,可說是鋒芒畢露。王若弗、名字似是改自 蘇軾 的髮妻 王弗

王弗 稍有歷史名氣 與 蘇軾 的著名詞作《江城子》有關,標題全文如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1037-1101)、王弗(1039-1065),約於 1054 成婚,至 1065 只年約廿七 王弗 病逝。

蘇軾 仕途波折,1075 從杭州被調往密州,夜夢王弗,悲傷思念,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高中時候,有一親近的同學頗精廚藝,經常自己烹調帶飯回校作午餐;一次帶了芋頭扣肉、請我吃了些,感覺是難以致信的好味並詳細問了烹調方法,很有興趣與衝動想自己也嘗試做做。

回家後向 母親大人 提出要求,母親替我購買材料調味醬汁等等,按我要求洗淨改刀、準備好一切,燒好油鑊,我便像「大廚」般出場開始「烹調」,搞作了數小時、灶頭一片狼藉,結果並不成功。母親表情有些可惜與理解、並無責備之意……,還代清潔執拾善後。我生性散漫、並沒有堅持再試,結果便不了了之。




據記載,蘇軾之父 蘇洵(1009-1066)並不善於營生,家中事務與日常所需多賴妻子經營,可以想像 王弗 嫁入蘇家作媳後家務繁重,稍感不適也似會隱忍不語,結果似是積勞積病成疾,病發早亡。

王弗 似是幸運的,之後 蘇軾 娶了她的堂妹 王閏之(1048-1093)、納了侍妾 王朝雲(1063-1096),都並不長壽。

蘇軾 熱愛美食,頗多心思都花在味覺追求與研究烹調,像被貶黃州煮「東坡肉」、在惠州「蜜炙羊脊」、在澹州烹煮「生蠔」……

粗重家務或烹調工作是否 蘇軾 親力親為 實在是一個疑問,作為書畫名家並需要用工筆小楷上書朝廷、靠俸祿為生,很難想像會做粗重工作令手指粗糙肥大、影響書寫。

那 蘇軾 對美食的想像與野望很大機會是在他的示意下、身傍的女士代勞實現,每次都可能要反覆嘗試多次才會成功。

王閏之、王朝雲 是在 蘇軾 中後期相伴,是 蘇軾 仕途激烈跌蕩起伏的時期,可以想像日子並不好過。王弗 婚後辛勞十年、年約廿七便釋勞回歸大地塵土,也可以算是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