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雖已年邁,仍似是不論好壞,有禮物收便開心的頑童……
包裝標題產品名稱是「風流 大紅袍,三年陳」,不禁失笑……茶葉市場因資金湧入炒作已令市場一片混亂,中國茶的優良傳統似已在短短二十年間消失中…………
傳統茶葉,無論平貴,都用樸素紙包裝成立體四方磚盒形,賣方不需要包裝去招徠;買方亦只願花錢在品質上,不願將錢花在包裝上;數百年傳統都是這樣,內在品質才是重點所在……傳統,誠信能減輕生活難度與交易成本……
隨著西方商業文化近百年衝擊,從市場營銷角度出發,品質已不是最重要;因為誠信沒有了,你說好也不太能令人信;怎樣包裝令人有錯覺相信是好的,有購買欲才最重要;有好的包裝營銷、爛貨也可能創銷售紀錄!
二戰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Paul Joseph Goebbels 1897-1945)說 重覆謊言千遍成真理……
《戰國策》記載、誤傳曾子殺人,多次重覆也令曾母信以為真。
更卑劣的是人際間為一已之私、歪曲誣衊……
如 曹植 所詩:「蒼蠅間白黑,讒巧令親疏」。
現在嘗試品茶的人大多墮入 市場化 扭黑為白 的陷阱中……結果從未品嘗過傳統的好茶,也不知什麼是好茶,人云亦云,實在可悲;結果最大得益者是商業炒作者,廣大消費者卻被誤導與愚弄與被割韭菜。
甚至有視頻教冲泡不同種類的茶葉,似是恐嚇無知消費者、冲泡不得法,便享受不到真正茶味……
商業推廣可以這樣無恥……無論怎樣不得法、新手生手,沸水冲泡茶葉,有品質的茶的芳香氣息、茶味回甘、或多或小都會釋放出來;劣質茶無論你怎樣冲泡有技巧,也不能無中生有;但仍能迷惑誤導新手消費者以為是自己技術不足沖泡不得法令茶不好喝。
傳統的價值觀是,真材實料最重要,不浪費資源在包裝上,儘量不誤導別人……已然喪失。
「大紅袍」是珍貴茶葉,原株似只有五棵,是國寶;市面上有賣的也只是原株折枝再繁殖的品種;是閩北武夷山烏龍茶,發酵度大概六七成,傳統都是重焙火,湯色深褐,茶味厚重回甘霸道……
發酵度只有六七成,所以不能久放,最多是一年多些,否則會自然再發酵成老茶熟茶,原來的芳香氣息茶味回甘便會淡化失去。
所以「三年陳」便是一個笑話。可能大部份新進茶愛好者都知道「生普洱」要久放才好喝,但生普洱並不發酵。
木盒內有多包約 8 克的獨立小包裝;沒有茶味回甘,量多量小都不會有,試泡過一包、兩包一起,都是索然無味……有的似是時下賣茶推廣常說的 口感順滑……
回想年幼時泡工夫茶每次需約一兩茶葉,即約30克,沒有見過現在的泡法,只用 8 克。
以往工夫茶我只愛頭三泡,但長輩們會七泡八泡,九泡十泡……到味道淡如水……
長大後,怕煩,用大壺大杯,每次茶葉量約一兩多些,要只泡兩三次盡釋茶葉精華;不是工夫茶般 快泡出湯,第一泡最好喝……每月消耗茶葉約兩斤……,工夫茶快泡出湯是第二三泡最好喝。
俱往以,好茶葉已難得一見,有的話也似會天價昂貴……
這三年陳大紅袍明顯不是傳統大紅袍,如果真是三年陳,原來發酵度也是非常低,遠低於六七成;也沒有焙火……
但收到禮物仍是很開心……
湯色淺褐明亮,十分吸引,卻沒有茶味回甘……
沒有失望,因為市場化大潮下廿年,已不太可能有奇蹟;善意有心的饋贈,才是最重要。
多年前看過些歌曲視頻,非常喜歡,最近碰巧又看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