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有頗多 點閱 之前 2013 的一篇網誌《李商隱 “錦瑟” 的解讀》,似是一些有過初戀雲雨情經驗的年青網友、在文中找到一些古典的共鳴與依據?
年青初戀最終成功似是渺茫,李商隱 身處其中也只能感嘆 “此情可待成追憶”;
未來有太多不確定性與想象不到的發展,並且心智似也未成熟,事業理想的追求也並不確定;而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際遇,初戀關系似大部份都不能在這些相互改變中適應演進維持下去……當然也會有小數例外。
年青時體內的荷爾蒙旺盛分泌也容易蒙蔽人的理智,初戀對象很大機會是感覺上的吸引與需要多於精神心靈上的相通;年青時也曾經常笑說戀愛是上天的播弄。
戀愛可以說是 人之間靈慾的交流,可能最重要是有靈性上的吸引為基礎;如果純是慾的交流,有性冇愛,以外的便會是一種負擔,亦很難會長久。
也不應該視為是外在條件的追求與彌補,外貌、財富、名校…等等,否則對方便會淪為滿足這些內心渴求的 工具……而這些渴求與滿足都會是虛幻變動不居並無實義……
唐中晚期政局動蕩,亂世之中,男女的比例常失衡,女多男小…,在中古禮教文化規范發展到較嚴謹之前,是一個男女關系頗開放的年代。
之後便是另一個世界,婚姻很大程度是兩個家庭共同繁衍後代的禮儀,個人的喜愛被放到最後,似並沒有個人談戀愛的階段,但會早婚,通常是在 20 歲以前。
隨著講求 民主自由、個性解放 的西方文化主導全球,工業化現代化令人晚婚,人人都希望尋找自己喜愛可以相伴一生的對象;講求個人 “喜愛” 為最大原則,而 “喜愛” 卻容易指向外在條件、並將對象 貶為 滿足自己渴求喜愛的工具;一旦時移勢逆,一方喪失滿足對方渴求的外在條件,關系亦隨之 “玩完”。
似應該是以友愛為先,能夠友愛傍人,以自己的進步為基礎 幫助別人,對別人好,從而找到精神靈性上的交流,然後才有慾的交流…
可能會與時代脫節,但應該能省卻一些不必要的坎坷與跌撞…
引用大哲學家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 一句不知出自何典的名言 “幸福的婚姻是對端莊行為的獎賞。” 作結,希望不會太掃興。
Afro Cuban Lullaby - Bruce Watson
Afro-Cuban Lullaby performed by Lucien LaMotte
AFRO-CUBAN LULLAB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