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勝利者的書寫」、殷周變革已是三千多年以前,現在並無當時可信的記錄,有的也只是一些零星甲骨文字可被推敲,但已難以確定當時的實況。
之後三千多年由周的餘緒為文化主流的史家與文人想像與編寫的枝枝葉葉,從現代的角度,也是難以確認是史實。
現代學者普遍同意 商紂王、帝辛、在過去三千多年、是被嚴重地被「黑化」的人物,據記載,帝辛文武全才;商 經過多年的運作、在當時的科技條件下,要維持廣大面積的勢力或治理,有不小困難與挑戰;當時的概念似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只祭祀與武力 似很難可以維持廣大面積的長期統治……帝辛似為此作出努力與變革。
「人牲」數目似從 商朝 國力最頂盛的武丁時期到帝辛時大幅減小,帝辛似是嘗試改用女俘虜的 舞祭 代替人牲,卻被黑化為荒淫無道;周的勢力在西部急速膨脹,帝辛在出征時將周文王軟禁在羑里七年以防變故 ,周文王可在並不嚴苛的環境下推演周易;長子伯邑考的死在現代也被異議,據說在數千年前母系社會過渡到父系社會時期,由於並不肯定第一胎是否親生、或懷疑第一胎是婚前已有,是他人骨肉,第一胎或會被殺害 ……
中華文化、隱惡揚善、似是建基在謊言之上……
周文王演周易、周公製禮作樂,是中華文化的奠基者;據《尚書》記載、在生時已被視為聖人……
大乘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中的〈火宅喻〉將世間比喻為「火宅」,故後世有所謂「火宅之人」,其中比喻提到有長者的家、大宅四面大火,將燒至宅內,大宅中有眾多幼兒在玩耍、且並不明白大火之凶險,長者為了使幼兒們能安然脫險,說出種種幼兒們所喜悅之物,誘使幼兒們從唯一的小門出離大宅脫險……
猶如佛法有不同法門,引導不同根器的人得到解脫,出離火宅。
三代禮讓禪讓的理想世界、隱惡揚善、也似是誘使後世模仿仁愛禮讓並過和平和諧生活的說法。
「用進廢退」、隱惡揚善,也旨在發揮人的光明面,而淡化人的陰暗面。
並不單純是遮掩曾「助紂為虐」、捕獵人牲,或之後的統治方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