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生堂 中醫診所

本生堂 中醫診所

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越婢湯 方名 解



兩三天前心靈感應到書店碰到一本價格廉宜、內容豐富充實、關於 經方(即 醫聖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傷寒論金匱要略)》裡記載的藥方)的工具書。





內容一段提到:

越婢湯 共有 越婢加半夏湯 及 桂枝二越婢一湯 3 方。本方命名之意最難解,大略有三說:

一:越是發越,婢是脾,即發脾氣之義,與《外臺》之 越婢湯 同義。

二:山田氏 認為本方系得於越國之婢,故曰 越婢湯,並引 白居易 詩 “越婢脂肉滑” 為証。

三:認為本方治 “風水” 及 “咳而上氣” 病與陽氣不得發越有關,故應系發越痺阻之陽氣,意即越痺也。」






令人慨歎,如之前網誌也有提到,只有戰亂之時,第一流人才不能讀書做官、投身仕途,才會鑽研醫學……

《外臺》是指《外臺秘要》, 是 唐 王燾 於 天寶十一年(752)編成的大型方書。

山田氏 應是指 日本著名醫家 山田正珍,1789 年撰成名著《傷寒論集成》。


第一 與 三 可以說是傳統低水準望文生義式的杜撰,卻可憑 “權威” 的身份裝模作樣敷衍愚弄說服他人。

第二 是稍為接近的解法,這個與 日本古代傳統智識份子努力學習漢文化、更要學詩有關;不學詩便難以投身仕途從政,因此最淺白易懂的 白居易(772-846) 詩最受古代日本智識份子歡迎;白詩現存約 3000 首,中國自古至今讀遍的人可能不多,但《白氏全書》在古代日本卻很多人頌讀,流傳很廣。






據研究、日本古代文學鉅著《源氏物語》有很多與 白居易詩 相關的內容,學者更考證出 作者 紫式部(973?-1014/1031?)曾熟讀《白氏全書》。





山田正珍 也是讀書人,也曾讀 白居易詩,所以知道 “越婢脂肉滑” 詩句…哈哈、可能也印象深刻……哈哈、笑死…可以想象 白居易 當時也很可能有 狎玩 婢女……




但推斷本方得自 “越國之婢” 卻明顯不對;因為 經方 一向被 秘而不傳,連 唐 藥王 孫思邈(581-682?)也慨歎「江南諸師秘仲景要方而不傳」,並且經方是從河南、黃河流域一帶開始流傳,不可能其中一方來自文化落後、長江流域的越國。

傳說經方醫學源流始自 商朝 伊尹(公元前1649-1549?),東漢 張仲景 得到傳授,並應用經方醫術治人,對當時已在黃河流域普遍的 越國婢女 生病,可以想象 張仲景 用經方的理論、選用最小味數藥物、最經濟地治療一般越婢的外感,並命名為 “越婢湯”。



2011.6.10 在以前 yahoo blog 寫過一篇網誌《中醫,傷寒論,越婢湯》,也談到 越婢湯 的方解,分享如下:


QUOTE

很多人都說 中醫是用來調理身體的,近年又流行說 中醫治未病,令人常有錯覺 覺得不太急逼 不太嚴重的病 才好找中醫;中醫是調理身體,治病還是找西醫;所以大部份人 當症狀 稍有難受 如傷風感冒 都看西醫 而不看中醫。
 
更聽說 有些 業界人士 會對病人說 你有發炎,是炎症,還是先看西醫,炎症好了,才來看我吧。






見過一個 又紅又專、掛名 ‘經方專家’ 的 教授級 人物,訓誡學生 有任何 風吹草動、稍有風險 的病症,都不要冒 任何可能的風險,請病人先看西醫;可以說 這專家本身 便不相信 中醫的療效;這位 專家教授級 人物 有教職在身,但並不臨症,全力講養生,身體力行地 將中醫 閹割 為 養生學科,極應 臨床救世 的 ‘經方專家’ 變成  ‘養生大師’。
 
 




作為 ‘經方專家’ ,當然要對 《傷寒論》或《金匱要略》有深入研究;聽過 這專家 解釋 為何 《傷寒論》其中一個方 “越婢湯”  這樣命名, 說、、、怎樣 超越 卑下、、、,聽到抹一額汗。 中醫 或 任何 學科 的淪落 都是因為 人才凋零、沒有人才投身 所致;社會精英 不投身 這學科,當然與 社會地位 與 金錢回報 有關。  
傳統著作 應是沒有人 考證過 為何叫 “越婢湯”,因為並不重要,可以完全不提為何有此命名,但可能 又沒其它什麼 可說的 去突顯自己 ‘經方專家’ 的身份。

越婢湯 的組成: 麻黃,石膏,甘草,生姜,大棗。







 《傷寒論》與《金匱要略》是 醫聖 東漢 張仲景 所編著;秦漢 時期 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 仍在 黃河流域 一帶,長江流域 一帶 吳越 等地 仍算是 文化較落後 的地方。吳越地區的人到北方 為奴婢 與 現在香港 的 菲傭、印傭、泰傭 無異;為奴為婢 當然需要 身體壯實的人,身體壯實、陽熱體質 的人 外感風寒後 都會有一類似的反應,便是 外邪 容易 入裏化熱;所以 方的組成 便是  麻黃 發表袪邪,石膏 清內熱,甘草 清熱解毒  與 調和諸藥 ,生姜、大棗 助汗 與 調和脾胃; “越婢湯” 便是 因此 而命名。
 
這當然是 我自己的說法。 

中醫 是否令人有信心、更為人所接受, 與 中醫 普遍的療效 與 普遍的水準 大有關係。這又關係到 是否會有 社會精英 投身這行業。
 
如果政府 真的有心 提高 全民健康、降低 醫療成本、令市民 有多種 醫療選擇;便應該 稍為合理地 提高 公營機構 中醫 的 薪酬 與 中醫 的 就業機會,令部份 社會精英 會投身 這行業,才能 有效地 提高 中醫 的 普遍的水平,令市民獲益。
 
UNQUOTE







現在再看,當時的方解仍然正確,但說 「傳統著作 應是沒有人 考證過 為何叫 “越婢湯”……」卻是錯的。


看到傳統至現今的三種主流方解更令人慨歎,因為多小也反映現今中醫主流學術界的水平……只能說無論中日,自古願意投身傳統醫學的人才並不多。




Claudio Arrau - Mozart Sonata K.545 1 mov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