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是美麗的、卻常非事實。
2013.11.22 網誌《李商隱 “錦瑟” 的解讀》談到 50 弦瑟 變為 25 弦瑟 的傳說見《史記。封禪書》: “泰帝 使 素女 鼓 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
似是合情合理的美麗傳說,50 弦瑟威力驚人、演奏令人悲慟不禁,於是泰帝將瑟一分為二,成為 25 弦瑟……
樂器音樂不能感人、不知還有何用?還會有欣賞者演奏者嗎?人們喜歡被完全感動還是半湯半水不太感人不太有共鳴的演奏?
從實用的角度 50 弦瑟 實在麻煩,製造麻煩,維修調音亦麻煩,如果可以減半數弦線又不影響音域演奏、音色更有進步、演奏又可更快速靈活、又何樂而不為?
如果瑟與箏無大分別的話、歷史的演化是箏再進一步進化成為 13 弦……
今天分享的似是箏的親戚、俄國的 Gusli 演奏、令人安眠、令小金與主人安眠的搖籃曲:
Гусли душевная музыка! Gusli - Lullaby by Shakhanov / Olga Shishkina
Recorded in Rääkkylä, Finland 03.02.2008
Gusli: Lullaby by Shakhanov / Olga Shishkina
Performance at St. Maria's Church in Vilnius, Lithuani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