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炒以前的一篇網誌。
現在的中小教育都是基礎教育,旨在發展個人德智體群美……各方面的才能;有說 大學 也是基礎教育的一部份,不同的學科都可以鍛煉個人的思考…;在美國,有些專業 是需要 學生有一個 大學學位,才可以修讀,如醫科。
我非常讚成香港中醫學位 也需要學生已修畢一個學士學位 才能修讀,但現實似並不可能…
中醫的教育 2011.6.27
可能很多人都會疑惑,中醫如你所說 那樣療效顯著、那樣神奇,但現實是很多患者都曾認真地嘗試過中醫,結果都失望而回,這又應作何解釋?
這是中醫的普遍水平高低的問題,只能說是現在普遍中醫的水平仍不算高。
香港在 1997 以前 近百年 的中醫發展 是呈下降的趨勢;香港早期 人們普遍仍是 以看中醫為主,那時中醫的 水準仍較高,約 50 至 60 年代 似是 一個分水嶺;從此 便是以 西醫治療為主,中醫教育 逐漸式微,早期 有水準的中醫 逝去以後,學術的繼承 幾乎慢慢斷絕,因為 社會的趨勢 已轉向西醫,事業上 中醫基本上是沒有出路,1997 前二三十年的 香港中醫 主要來自 中藥店執藥學師 或 港台的民間學習組織 或 國內中醫移居來港。
傳統的中醫教育 主要是學徒制,跟從老師 做 雜務,在老師的指導下 背誦經典,侍隨老師 診症,替老師抄方,老師認可以後 代老師診症,之後出師 自立門戶;一個很好的例子 便是 近代滬港名醫 陳存仁。另外是一小部份 讀書人 自學轉業 或 研究學問時 傍及中醫,很多對中醫學術 有貢獻的 都是 這類 “儒醫”。
解放後國內的中醫教育有根本的改變,教學內容一半西醫一半中醫,中醫部份是以學習國家級老中醫們編寫的教材為主,傍及一些重要經典。以往傳統教學是訓練學生 辨証論治 能力,這是中醫最核心的部份,因應學生的 悟性與學歷 而分高下,亦因而將 中醫的水平高下差距 拉至很遠、分別很大。
解放後的教學是要適應現代的 課室教學,將各種病症 的主要証型 在教材內一一列出,讓學生背誦,希望學生們 人人都能 認証論治 到 辨証論治;但人體複雜、病症多變,主要証型 並不能囊括 現實中 真實的病症表現,教材教學的轉變 並沒有 改善學生的 辨証論治能力;另一半的西醫訓練 令中醫亦能處方西藥,現代生活與學習環境與思考模式 亦使學生們更容易接受與學習西醫;亦因此 中醫學生 頗多 都望能再進修 轉作西醫,中醫的學習 並不太受重視,中醫診症 亦是以處方西藥為主,中藥為副;在這樣的環境下,中醫的學術水平很難提高。
到近十數廿年,情況頗有變化;隨著 西醫藥 的 療效 與 毒害 副作用 問題 逐漸浮現,醫療成本的上升;經濟改善,開始尋找 自身文化 與 另類療法;傳統的中醫開始有 復興的跡象。
香港政府 1997後 開始規管中醫,行發牌制度,大學正式開辦日間 5年制課程,政府信誓旦旦 要攪中藥港,結果 開始時有高考 1A 2A 的學生報讀中醫,隨著 中藥港計劃 的幻滅,政府 中醫政策 轉慢 與 並不積極,公營機構的 中西醫待遇 差距甚大,中醫的前景仍然艱巨。
比較正面的是,香港的中醫教學中,西醫部份只佔約三至四成,執業時只能處方中藥 或 針灸;香港的中醫 別無選擇,只能努力 在中醫的部份 痛下苦功,才可能有好的療效;這是 香港的中醫 比 國內中醫 小了處方西藥的權利 所造成的 好結果;另一方面,1997 前後 頗多高學歷的 中壯年 熱愛傳統文化 的知識份子 學習與研究中醫,這些都將會是香港中醫的 中流柢柱。
現在年青一代對傳統文化並不熟識,高考完後 馬上讀一些完全陌生的 傳統文化學科 難度很大,成效很低;如果政府能仿效 美國的醫科教育,需完成一個學士學位後才能報讀 六年制 中醫學位 會是一個更好的安排,學生會較成熟,較能認清自己的趣向與目標,對傳統文化學科的學習亦會較容易;中醫的質素 亦因而 更能有所提高。
琵琶演奏家呂培原"陽春白雪" pipa master Lui Pui-Yuen "Spring Snowfal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