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生堂 中醫診所

本生堂 中醫診所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怎樣面對 傷害過自己 的人




一向喜歡讀 宗教方面的書,猶太教、印度教、回教、基督教、佛教、儒家、道家、、、;有人說:科學求真、宗教求善、藝術求美;是出於 求善離惡脫苦 的渴求。




 
其中 尤其喜歡 的 是傳統的 儒釋道 與 基督教,特別是佛家 的 宇宙觀、世界觀 是非常科學;佛家講 心識、意識 比起 西方 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早一千多年、亦比 現代心理學 所講的 潛意識  複雜、全面 得多。《西遊記》裏, 唐。玄奘 (602-664)  法師 所取 的西經 便主要是 印度佛教 發展至 中期 瑜伽行派 的經典,所著重的 便是 人 潛藏內心 複雜 的心意識;佛洛伊德 於 1899年 出版 成名之作 《夢的解釋》,才是西方心理學家 講 潛意識 之始。




 

佛學中 最喜歡的是 禪宗華嚴宗,但 經歷多年 的 歷史跌蕩,中土 大乘佛教、亦即 “北傳佛教” 的 “修行次第” 很多都 似近失傳。近數十年,佛教佛學 在 西方 智識份子 與 中產階級 中 頗為興盛,並非是 三大系統中 的 中土 的 “北傳佛教”,而是 “藏傳佛教” 與 東南亞傳統的 “南傳佛教”,主要 便是 因為 這兩大系統 的 修行次第 保全完整、易接觸到、易於從學;並且 合資格、有經驗 的 教學 傳教 高僧 或 人士  充足、大備。




佛教 是實踐的宗教,缺乏了 “修行次第” 的訓練,便會出現 如 現在 很多人讀 金剛經, 隨口能念:一切有為法,如 夢、幻、泡、影,如露 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但 日常生活中 卻難以做到。





最近 有機會 學習實修,有幸 可以學習 “南傳佛教” 的 四念處,開始有點醒覺,亦更加 明白 實修的重要,再重新看看 《阿含經》或 南傳 的 《四部經典》,才領悟到 內容 完全 是 實修的指引。





在上一次 共修後 的 分享 中,有 初接觸 佛學 與 坐禪 的 同學 提出 不知應該怎樣 面對 傷害過自己的人,意指 心中 會頓然生起 的 嗔怒、不憤。
 
這是 一個非常實際 的問題,亦是 修行者 最實在、最真刀真槍 的挑戰。
 
我只能分享 知識上 理論上 的一些建議,很大機會 自己並不能 坦然做到 亦不完全同意。我說 按 佛教 因果 報應 的理論,對方傷害了你,做了惡事,他會有自己的果報;另外,實修 便是 訓練 自己 能活在當下,過去的事已經過去,毋須糾纏,將來的事仍未到,亦毋須擔憂;此外,按 果報理論,自己 被傷害 是 過去惡業 的結果,隨緣消舊業,自己 便更能 欣然面對。這亦是 達摩 二入四行論 的說法。
 
之後 有一位資深 而 亦是我 常樂於親近 的同修 提出 他不同意 我消業 的說法,他提出一更正面   的說法 是 應該 當是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 不喜歡 被反對 的習氣 隱然升起,我立即澄清 消業 只是 理論的說法,並非自己的觀點。

導師 之後 提出 最重要的 是 不帶嗔心,這其實便是 實修 是否得力 的 驗證。








想起 藏傳佛教 有些更有趣 的理論,藏傳佛教 最重視的 一部經典、 寂天 (Shantideva 八世紀) 論師 的 不朽名著 《入菩薩行論 Bodhisattvacaryāvatāra》中 的說法,(希望沒有歪曲原意):
 
如果 一個人 用木棍 打你,令你痛楚 的 其實 是木棍,為何 你不嗔怒 木棍,而嗔怒 持棍 的人? 你說 因為控制木棍的 便是 那人,但再進一步思考,這人 亦是被心中 的 無明 所控制而犯下惡業,亦非一自由的人,嗔恨的對像 是否應轉為 控制那人 的 心中無明? 而且,沒有 你敏感脆弱 的身軀,苦受 亦不會發生,你是否 亦需嗔怒 自己 的身軀?
如果 你 被火灼傷、被蜜蜂針痛,你不會 嗔恨 火 或 蜜蜂,因為 這是 他們 的本性;行惡 亦是 心為 無明 所控制 的惡人 的本性;嗔恨 惡人 亦如 嗔恨 火、蜜蜂 或 令 你受傷的 蛇蟲鼠蟻 般 無理。

藏傳佛教 中《修心七訣》 或  《修心八訣》亦有一些 同樣積極 與 類似的 說法,亦是 剛才 提到 資深同修 的說法;人的性格性情 只有在 逆境之中 才可能有進步,否則天人都可以成佛;但世上不會有人 無緣無故 耗費 精力時間 為你 製造 逆境;所以 耗費 精力時間 為你 製造 逆境 的人 是你的 恩人;他們行惡,造就了你的逆境,造就了你的進步,將來 更會因行惡 而有果報。
 
在 因果理論 的 源起國 印度,千多年來 都有 惡人 以 因果理論 行惡;他們用 因果理論 去合理化 自己 對他人 所行的惡事,他們 會說 我對你 行惡 是你以前 所行的業 的果報,請你 欣然承受 吧!
 
更有人 會為了 掩飾 事實的真相,散布謠言,你不能與 這人 溝通的,他不會聽人勸的;為了他好,只能在他背後 發功,逼他 做對他有益的事。傍觀 好事 之人 便為 表面可信 的 假象 與 為善之心 所蠱惑,可憐 被圍堵 中傷 的人 連辯白 的機會也沒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