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生堂 中醫診所

本生堂 中醫診所

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M.G.) 的中醫治療 與 勤能補拙



在網上看到 一可愛 名校初中生 的一篇範文,題目是 “勤能補拙”,令我對現今香港的 家庭與學校教育 有很大的感慨;大膽引述原文如下,希望不會引起 版權糾紛:


從前,有一個小男孩,他七歲時便開始學戲。可惜,他的眼皮下垂,而且兩眼無神,連轉動眼睛時也十分呆板,這對於京劇演員來說,是個嚴重的缺陷。於是,小男孩在家中養了一群鴿子,每天堅持在它們飛過天空時就跟著眺望,來訓練眼睛。幾年下來,他的眼睛就變得靈活而有神了。這位靠著不斷的努力而克服困難的男孩,就是後來的著名中國京劇演員──梅蘭芳

  換作是你,又能否像梅蘭芳一樣,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的短處呢?

  其實,每個人天生都有缺點,不同只在於面對的方法和態度。如果你是想取得成就的,你就應該積極面對弱點,發奮克服障礙。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無所謂的態度,讓你的缺點拖累你的前途,以致日後一事無成。

  故事中,梅蘭芳為什麼能夠練出一雙烔烔有神的眼睛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願意用勤奮遮掩自己的不足,不管哪一天,不管怎麼樣,他都堅持每天刻苦地訓練自己。

  可見,勤奮是克服缺陷的唯一方法。它的力量是強大的,它能夠遮掩你的瑕疵,給你第二個去發揮所長的機會。

  蓋過你的缺陷以後,下一步當然就是要實現自己的理想了。你知道取得成功必須經過的途徑是甚麼嗎?是勤奮。

    從前有一位畫家向梵高訴苦,說自己的畫只用了一天即畫成功,卻費了整年才能賣出去。梵高回應他說:「倒過來試試吧!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畫它,或許只須一天,你就能賣掉它!」梵高的作畫天分未必比那一位畫家高,只是,他作畫時顯然比那位畫家費更多的心思。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那一位訴苦的畫家根本都沒付出過努力,又怎麼會迅速取得成功呢?

  勤奮固然是成功路中重要的一環,可是只有用正確的方法去努力,才能夠讓勤奮變得有意義。傑出法國思想家﹑哲學家﹑作家和詩人,伏爾泰,曾經說過:「生命在於運動。」這說明人類在生活中是必需勤奮地工作。但是,試想想,如果要你去做一件永遠做不完的事情,你會有心思去做嗎?當然不會!同樣地,在勤奮地做事前,必須要先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最好定得近一點,好讓自己更容易達到。那麼,完成後,就能夠給予自己很大的鼓勵和推動力,朝著你的終極目標繼續前行。當然,在達到目標之前,你需要有一份十分堅定的決心來監督著你自己,絕不能讓自己有放棄的念頭。

  當你已經在自己的鞭策下達到無數個目標時,你會發現自己的缺陷可能再也不存在,而且自己也在努力的過程中進步了很多。這個時候,你就應該祝賀自己,因為你真正地實踐到「勤能補拙」的道理了!


文章似是在 語文補習社 學習指導下 並得到認可 的作文範文,即是說,這樣的作文 較大機會符合 考試局 給分的要求 並應該能得到高分。

這樣的作文,語法用字上 應該已是無可挑剔;我的中文水平並不高,所以亦看不到有任何不妥之處。

從不同的角度細看文章,可以感受到文章骨子裡 仍然保留著一點 很寶貴可愛的童真, 如一開始便表露出真性情:“從前,有一個小男孩…”,但通篇大部份卻表達出一種 與初中生 年齡極不相稱的 強勢意志、對世界事物 過度簡化 的看法;是與非 非黑即白、立定志向後便堅決一往無前的態度。這些很可能都是現代 強勢虎媽教育 與 針對考試的 補習文化 混合而成 的製成品。

這樣的在身心自小多方操練下 早熟、套路式的思路與作文 可能會在公開考試得到高分;但我卻寧願 孩子 能夠仍停留在一兩代以前、或 如歐美般 較寬鬆的學習環境下,以自己 孩童天真的目光去 自由探索,不會這樣 大人般地 強勢地 隨便下結論;以自己正常水平的語法 去表達 自己對世界週遭事物的看法,而並不輕易 隨波逐流為 成人的看法 與 價值觀 所淹沒。正常的童真 並不會輕易滿足於成人的一般看法,他們會不斷問 “點解?”、“點解?”;亦只有這樣成長的人才較大機會能有所創新,令這世界不斷進步!




文中提到 梅蘭芳 7 歲 時開始學戲,但 眼皮下垂 兩眼無神;從西醫的角度,這是很典型 “重症肌無力 Myasthenia Gravis,簡稱 M.G.” 的症狀,是自身免疫系統紊亂 所引起的一種疾病,西醫對所有自身免疫系統紊亂 所引起的疾病 都並無根治 或 好的療法。






但自身免疫系統紊亂 所引起的各種疾病 治療卻是 中醫的強項,“重症肌無力” 從中醫的角度 很可能是 “中氣下陷” 引起的病証,治療得法 是完全可以得到痊愈。

傳統的京劇學徒 從小在身段骨格柔軟時 便要刻苦鍛煉,體弱的 根本 連拜師入行 的機會都沒有,因為老師 揀收學生 便是一種投資,要 花錢供食住 與 花心機訓練 至 學生長大成名 才會有回報的一天,如香港早年的 “七小福” 般。

“重症肌無力” 或 “中氣下陷” 本身便是 體弱 或 先天不足 的表現,亦不太可能憑自己堅強的意志,做眼睛轉動鍛煉 便可以治愈。這故事的 來源出處本身 便很可能有問題。

現代人、如果真的是 現代人 的話,都會充份利用隨手可得的網上資源、如維基百科 去查核 事件,現代真正自由學習有自己獨立意見的 普通中小學生 都很可能 懂得這樣做。

根據 維基百科,梅蘭芳 父母早亡,八歲學戲,十歲登台。

去年我有一個 15歲、亦是初中學生的病人,家庭環境並不佳,父母是新移民亦不太識字;患有 玫瑰痤瘡 (中醫稱作 酒渣鼻)到處治療並無好轉,她自己卻會在網上搜尋、去解決自身的問題,當時 我的 yahoo blog 仍然存在,她查到 我關於玫瑰痤瘡的網誌,當然還查到很多其它相關的網誌,要她自己去分辨選擇;最後 她選擇 在網上問我的地址電話,約時間後催促父親帶她到來求診。

簡單機械式的勤奮 很可能會是 危險 與 為害極大的;錯認目標的勤奮、違反意願太勉強自己的勤奮 往往是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害。

如練習太極拳需要放鬆身心、感受體重與重力給與身體的勢能而緩慢活動,如果一開始便誤要擺出拳架的威勢,局部用力蓄力,再加上勤奮努力,養成習慣後要更改卻是難中之難,要修煉有成可能會是終身無望。

我非常讚成能令自己身心愉悅的勤奮,這亦應該是驗證勤奮的方向是否有誤的有效標準之一;太勉強或勞累的勤奮都可能是有違 孔子 的 中庸之道,長遠並不會有好結果。





文中 第二個故事 提到 梵谷,故事的出處亦是成疑。碰巧我中一時 曾在學校圖書館 看到一本 印製精美 台灣版 關於梵谷 畫作與生平的書,梵谷畫作熾熱的筆觸與色彩 一下子便打動了少年的我,我像著了魔般借了那本書,借到不能再續借為止。

印象深刻的是 梵谷 要找人做他的畫模 亦有困難,因為人們並不接受他的畫風與筆觸表達方式,認為他都把自己畫醜了。他內心狂熱熾熱無可宣泄的時候可以一天畫多張畫。梵谷一生並不成功,並不是模範畫家,不太可能有其它畫家 向他求教 繪畫營生之道。他完全按自己的感受與內在驅動力去作畫,一天多幅 或 多天一幅 似並不在他理智思維考慮之列。

如果 梵谷 真的從小於 所作 事務上 不斷勤奮努力、追求成功的話,他只會是 畫店的營業員、或 教員 或 傳道,但他最後 卻追隨自己的性向 去繪自己 喜歡的畫,表達自己的內心;因而 在生時,受盡苦難,成為社會邊緣人,畫作亦並不為當時人所接受;梵谷 是曾經嘗試努力過 當時所有人認可、覺得是對的事務,然後放棄,做自己喜歡的事,在生不只不成功,而是很失敗;但在歷史的長河中 他卻成功了;因為他用忠於他自己的筆觸與風格去表達自己的內心的光明與絕望,感動了以後無數看過他畫作的人。




梵谷之後 便是 似是政治正確的結尾,“只有用正確的方法去努力,才能夠讓勤奮變得有意義…”,原來 “努力” 才是真正人生的真理,而用不同方法去努力 才是之後值得商榷的地方;這真是可怕的 後天教育:無時無刻都要努力!一切都是努力可成!

文中 又像成人般引用 權威的名人金句去 支持自己的論點,伏爾泰 說:“生命在於運動!” 去說明 “人類生活 必需 勤奮地工作”。




現代已經很多人在懷疑與批評 伏爾泰 這句說話,數十年前,很多人身體不適、驗身後 報告指標完全正常,西醫會告訴病人說你身體健康正常,儘量做多些運動吧,應該冇事的。

所有檢查數據能完全反映身體狀況嗎?當然並不,近年西醫也受到中醫的影響,不是叫病人做多些運動,而是不勉強地做適量適當的運動。

生命的表現在於 機體有活動是對的,但生命並不在於 機體不斷努力盲動。聖經也說: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努力 充其量 只不過是 人生千姿百態中 的態度之一,亦即是說、應該是 努力有時,休息有時,玩耍有時,怠惰有時…。





非洲草原上的獅子群大部份時間都是在 “hea”,只有小部份時間 獵物出現時才會 奮力撲食! 古代社會,不斷努力工作、損耗而死的只是奴隸,他們都是被迫的;創造文化 的卻都是 有閒階級!




人類的文化創造 基本上都是為了 省力,可以怠惰,可以悠閒玩耍、發展個性而來!努力 是 努力去尋找更好更省力 可以更小努力的方法與工具,目的是令身心更愉悅!





但真正有智慧的人 實在是非常有限,結果數千年集體胡亂努力盲動 的結果 是地球被 嚴重污染了!

不能令 身心愉悅 的努力 實在恐怖,因為的它會積蓄 不快、忍耐、瞋瞶與怨恨,這種變相的自虐,久而久之 便會使人變成 石塊般頑固 與 對己對人都 冷酷無情!就算在一些事務上能成功 亦會得不償失。

所有學習都應該源自內心 的 喜好,隨之而產生的動力才是真正努力的泉源,這種努力會帶給身心無限悅樂 與 技藝的進步,動力枯竭 後亦需從心出發 尋覓 新的方向。所以人有千姿百態,不同的性向 造就不同的成就。能夠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 便是成功,並不是只有 能做醫生,能做富翁,生活物質無憂 才是成功。

我希望 可愛的初中生 能夠有機會 時不時 看看我的謬論,放慢自己的步伐,多些感受自己內心的性向與感受,人生對於初中生仍然是漫長,不要太努力太勉強去爭取一時短暫的 “成功”,反而是應多花時間 去感受自己,了解自己的內心,讓自己個性 能夠充份的發展,才能更大機會 於餘生過真正幸福的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