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生堂 中醫診所

本生堂 中醫診所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四念處, 超越 憂悲苦惱 的道路



宗教著重實踐,佛教入門 常提到 聞、思、修,可 理解為 聞佛法 後 思考佛理 與 實際 修行,將佛理溶入 個人生活之中;修行 可分 戒、定、慧 三大類,即 持戒,禪修,啟發智慧、證悟 無常、苦、無我、空性;從而破除 無明,達至解脫。




 


 
禪修 可以說是 佛法實際修煉的核心,亦只有 正確的 持戒、禪修,才能 體證智慧,破除無明;所以儘管 佛教 體系龐大,派系繁衍,但修行都 似是共通、以禪修為核心。






佛陀 在最原始、相信主要為 佛陀 口述的 經典 巴利文 《四部經典》 中的 《長部》、或 漢譯的 《四阿含經》 的 《長阿含》中的 《大念處經》一開首,便提到:「世尊 如此開示:諸比丘!此是使眾生 清淨,超越愁悲,滅除苦憂,成就正道,體證涅槃 之唯一道路,此即 四念處



 



按佛家的說法,未證悟之人 受 先天後天的 業力 與 習慣、性格 所 束縛,都是 身不由己、不自由 的人;人們在 日常生活 對 所有事物 或 刺激 已有慣性的反應,喜怒哀樂 憂悲苦惱 基本上難以自主,全為 外境所轉;修養好的人 在某程度上 會好一些,自主性會強一些;但想想 俗語常說:佛都有火,便可知道 就算很有涵養的人,身處某種嚴峻外境之下,亦會有難以自控的時候。




 


很多人都會疑惑,閉目靜坐 甚至觀想,當然可以令 情緒平服,但對在 日常生活中 克服 憂悲苦惱 是否真的能有幫助?






佛教的禪修分為 止、觀 兩大部份; (奢摩他 Samadhi) 是 修習定力,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是讚嘆 定力 的可貴 與 對日常生活 的幫助;日常生活中 碰到能令至 情緒跌蕩起伏的 大刺激,有定力修煉的人 都會有 受控 與 好一點 的反應;但有人批評 定力的幫助 如石壓草,是一種 強制性 令自己不會即時失控的做法,卻仍會令自己的心理有所壓抑,始終都要有所宣洩或化解,並非 究竟之道、最佳之法。






禪修的另一部份 (毗缽舍那 Vipassana),是以 四念處 為核心的修煉;是在靜坐中 觀察自己的身心變化,接受自己的身心變化 但不為所動,體驗身心情緒 無論是如何 跌蕩起伏,始終會 經歷 成住壞空,生住異滅,並無實義,因而 行者 得以 體證 無常、苦、無我、,從而得以學習 捨離解脫





 


可能會覺得 捨離、解脫、似是從現世、世俗 退縮 的 消極悲觀表現;這亦似是 傳統 小乘佛教 與 大乘佛教 的分別所在。






小乘的教理 似是 以 出家眾 為主要對象,強調 “無常、苦”,捨離 與 解脫。但發展至大乘佛教,已是更進一步 主要以 在家眾 為對象,強調 “” 在俗世生活中的 積極意義,不捨棄 積極的 世俗事物生活 不執著、不滯 於世俗事物、生活 與 得失;受 道家思想 影響的 禪宗思想 更積極地影響 世俗技藝 的鍛煉。




 




 
可以說是一種 模擬 對治 日常生活中 身心變化 的練習,修習有所成,在日常生活 都可以 保持 正念,覺知與觀照 自己身心變化,從而 擺脫 舊習慣 與 慣性反應;高階 修習者 甚至 可以不需要靜坐,而能 在日常生活 行住坐臥 覺知與觀照 而不斷提升,亦即是如 古語所云 到達了 日常生活 行住坐臥皆禪 的境界。



 



無論進度 快或慢,修觀的行者 都能 漸漸擺脫 習性的枷鎖,做自由的人,所以 佛陀說 這是 脫離 憂悲苦惱 之道。



 



近年 佛教修行 在歐美地區 成為顯學,精明的 傳道者 甚至將 內觀四念處 的修煉 非宗教化,歡迎 有其它宗教背景 或 信奉者 修習;近十數年 心理治療學術界 亦廣泛 研究 並 應用 內觀 於 心理治療,並取得顯著良好的效果。







現代人 無論是否 耶教徒,都很可能會 到 教堂 聽聽講道,了解感受一下 基督信仰;如果能 同樣地 了解感受一下 禪修 與 佛學義理,嘗試參加 禪修班、一日禪、禪營 等,對於 自身的發展、了解人類文化的發展 會有很大的裨益與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